数字化转型新引擎 | 达索系统3DE平台如何重塑企业OTD全链路效率?
引言
制造业的“速度焦虑”与破局关键
在“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市场需求下,制造企业的核心痛点之一是如何快速将客户订单转化为可交付的产品。传统模式下,订单配置混乱、BOM传递滞后、设计与生产脱节等问题导致信息孤岛丛生、OTD(Order-to-Delivery)周期冗长。
达索系统3DE平台的“配置驱动设计+配置化BOM协同”能力,融合其他信息系统,帮助企业打通OTD全链路,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精准化、自动化、敏捷化转型。
本文基于钛闻软件的3DE实施案例,深度解析其中的实现逻辑。
OTD流程及其瓶颈
图1. NPI流程和OTD流程
但很多的企业即使已经实施了订单管理、PLM、ERP、MES等信息系统,OTD流程也普遍面临如下问题:
1. 订单配置与设计脱钩:市场的订单配置语言和工程的技术配置语言的描述不一致,两者之间需要转换才能相互匹配;
2. 产品BOM管理复杂:按单个产品管理BOM,BOM数量多、生成效率低,数据冗余;
3. 数据孤岛严重:订单系统、PLM、ERP、MES之间缺乏自动对接,依赖Excel和邮件传递数据,效率低下;
4. 变更响应滞后:订单调整后,下游系统无法同步更新,生产计划中断频繁。
破局之道
融合达索3DE平台的OTD全链路打通方案
核心逻辑:在3DE落地NPI流程的基础上,以3DE为“桥梁”,彻底打通OTD的业务链和数据链。
*产品定义→配置化BOM构建 → 订单驱动 → 配置过滤 → 精准执行*
图2. 融合3DE平台的OTD业务流程图
核心思想:
1. 引入模块化思路,将模块作为BOM管理的基石;
2. 引入配置选项概念,产品定义特征化;
3. 以产品平台为维度,构建平台配置化BOM,包含所有可选模块,摈弃一产品一BOM的管理方式;
4. 以3DE为桥梁,向前承接订单信息,下后传递BOM和工艺信息,彻底打通客户下单、BOM/工艺输出、到生产计划执行的全链路。
案例解析
五大步骤打通OTD全链路01
01
痛点
o 传统模式下,产品选项特征分散在Excel或PLM中,无法与订单系统联动;
o 市场配置与技术配置不一致,互相脱节。
02
3DE解决方案
o 配置选项:在3DE中建立“产品线-产品平台-平台版本”的谱系结构,定义全局产品特征选项;
o 配置规则:通过逻辑表达式(IF-THEN等)建立选项间的依赖关系和兼容性(例如选择“加热功能”必须匹配高功率电机),实现选项间的联动和约束;
o 配置同步:将产品谱系和配置选项同步至订单系统,实现以3DE为源头的市场配置、技术配置的一致性。
图3. 产品谱系和选配信息发送至订单系统
• 价值:市场部技术支持人员在订单系统可实时获取可售配置清单,避免无效订单承诺,缩短前端沟通周期,提高订单需求到技术的信息准确性。
02
01
痛点
o 传统一产品一BOM的管理方式,BOM数量多,管理复杂;
o 传统BOM静态固化,无法灵活响应订单需求的变化;
o BOM与设计三维数据分离,变更难以全局联动和保证一致性。
02
3DE解决方案
o BOM可配置化(Configurable BOM):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基于产品平台维护一个BOM,该BOM覆盖该产品平台所有可能的选配组合,改变基于原有BOM克隆进行增删改的模式,减少BOM数量和复杂度;
o 模块有效性配置:将零部件模块与选项特征关联,实现对选项进行选择是过滤出对应的零部件模块;
o 一体化工程设计:基于配置化BOM直接进行3D数模参数化设计。将CAD BOM和EBOM合二为一,形成UPS(Unified product structure:一体化3D BOM)。在UPS中,基于模块实现工程变更和版本管理,零部件变更冒泡亦在模块范围内。
图4. 产品谱系、选项及与零部件的有效性
• 价值:订单产品的设计输出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同时确保了BOM与3D数模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03
01
痛点
o 市场人员的产品语言与设计部门的产品语言不一致,订单配置需翻译为设计语言,易产生信息失真和歧义。
02
3DE解决方案
o 订单系统接收客户需求后,市场部技术支持工程师在订单系统进行产品选装选配,由系统自动生成结构化配置代码(如XML/JSON格式);
o 订单配置结果通过集成接口推送至3DE,触发配置规则校验,确保订单配置的可执行性;
o 校验通过后触发后续EBOM、PBOM、BOP过滤流程。
图5. 订单选配信息传输至3DE平台
• 价值:实现订单选配信息实时传输到3DE平台,消除人工转换误差,订单配置错误率得到极大降低。
04
01
痛点
o 基于已有产品的变型设计,BOM克隆后进行增删改,BOM修改效率低,准确性不高,后续需修改PBOM、BOP。
02
3DE解决方案
o 接收到订单配置信息,3DE自动从配置化BOM中过滤出符合订单配置要求的精确EBOM、PBOM及BOP。
图6. 3DE过滤精确BOM和BOP to ERP/MES
• 价值:一键生成EBOM、PBOM、BOP,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05
01
痛点
o 订单配置信息、产品BOM/BOP信息、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在不同系统独立进行,形成信息孤岛,无法贯通。
02
3DE解决方案
o 将3DE作为“桥梁”,通过系统集成,前端承接订单配置信息,BOM和BOP实时过滤,实时推送至ERP/MES,触发物料需求计划与生产排程;
o 将SOP等生产文件直达MES,指导车间精准执行。
03
集成架构
o ERP对接:通过集成接口,将精确PBOM推送至ERP,驱动MRP运算与采购计划;
o MES赋能:通过集成接口,将精确BOP与SOP直连MES,指导车间执行。
图7. 3DE平台系统集成框架
• 价值:BOM、BOP进入下游系统的时间由几天缩短到几分钟,极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准确率。
结束语
OTD的本质是“数据流动的效率”
达索系统3DE平台在该案例的落地,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物料管理、BOM管理或变更管理等内容的实施,而是通过将3DE作为“桥梁”,结合3DE“模块化设计+配置驱动”能力,打通企业OTD业务流和数据流。当订单、设计、制造的业务链、数据链被打通连贯,企业将真正实现“精准交付、敏捷响应”——而这,正是智能制造时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邵建忠
钛闻软件
行业咨询部高级技术经理
关于钛闻软件
上海钛闻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源自于上海江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钛闻软件全面承接上海江达的人员、业务和相关资质。
钛闻软件在全国设有10个办事处,拥有超过200余人的专家顾问团队和近30年的行业经验,公司致力于向交通运输、工业装备、基础设施、航空航天、高科技电子及生命科学等行业客户提供先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及企业级应用系统。
作为达索系统重要的合作伙伴,钛闻软件在中国拥有1500多家客户。这些客户长期使用达索系统从需求、设计、工艺、仿真到制造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超过30000多套。钛闻软件非常注重客户的实施服务和应用支持,紧扣客户需求,引入最佳实践,让先进软件发挥出相应价值。